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研究 > 学习特级教师李观博:李观博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点

学习特级教师李观博:李观博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点

发布时间: 2010/4/26 10:50:00 访问次数: 4095
 

  李观博先生教学思想的先进性体现在他把教学过程的起点放在确定教学目的、对学生提出教学要求、讲明实践的意义、决定教学指导思想上。他认为有了正确的教学思想,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他要求教学要有高度的艺术性,他反对在课堂上干巴巴地背课文,更忌讳背向着学生,满堂抄黑板。他的教学特点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师生共同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进步,教材内容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他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向深化演变。这充分体现了他的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李观博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一线工作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理论。对学生从培养情操入手,经过传授知识,达到培养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的目的。他说:“教书不是唱戏。教师不能以耍花腔的方法去显示自己有学问。学生也不能把听课当作听戏,听完就完。教师要把学生教懂、教会。学生要理解知识,学了会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使他的教学思想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做到因材施教,注意帮助能力较差的同学,使他们很快跟上学习。他废弃了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五十年代初,李观博先生开始总结教学经验,把课堂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把贯彻教学思想与备课的各个环节相结合,总结成如何讲好一堂课。八十年代,李观博先生把贯彻教学思想、认真备课,加强课堂提问,讲求教学法总结成全面性材料,并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案例,作为示范,使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点。

  一、李观博先生把教书育人的重点放在育人上。他认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他说:“心中有书,重点明确;目中有人(人,即是学生),方法对头。”教学过程中,有了“人”才能教好一门课,教师不要只在书本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培养人。他说:“书为人服务。要关心了解学生,心中有了学生,才有教学效果。”他一向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积极搞好师生关系。他与学生的感情之深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几十年过去了,一位赴美深造的学生,从报纸上见到他的文章,特地写信慰问他。有的学生现在担任了较高的职务,还时常来看望他。很多同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当他们取得一定成绩时,总要去看望他,向他汇报并感谢老师的教导和关怀。

  二、李观博先生非常重视教学思想工作。他经常用新旧社会的对比,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给共青团员讲他自己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历史,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感染团员们,使团员们很受感动,决心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服务。当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时,他会很着急,会从多方面去分析原因,去启发教育,直到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为止。他自己耳聋,需要用喇叭筒子来听同学对问题的回答。他经常带病上课,从不敷衍应付。他对学生说:“我要尽量把我的知识,多教给你们一些。”他的这种奉献精神,教育了青年们,同学们不但爱听他教的这门课,更对他产生了一种敬爱的感情。

   三、李观博先生在教学中做到因人施教,量力而行。他说:“教育的艺术在于替学生创造出一个最适合于他自己去寻求知识的意境来”。他无论是在课堂提问,还是辅导作业时,都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启发他们积极思维。他提出“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耐心帮助,态度亲切,启发思维。”对成绩较差的班,他耐心诱导,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深受领导好评及学生家长感激。

  四、严于律己的负责精神,是李观博先生教学成功的重要原因。他说:“多一分钻研,才能有多一分体会,才能提高一分教学效果。”他教过相同内容的课不知多少遍了,可是他每次上课从不用旧教案,每次都认真备课。他认为学生要求不同了,时代要求也不同了,要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重新备课。他重视课堂提问,他说:“在课堂提问题时一定要明确提问目的,无论是复习旧知识,还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都要在提问中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他又说:“所提问的问题,必须坚持逻辑性、系统性、量力性。”他为了教好一堂课,经常注意搜集社会上、生活中一切有用的知识,补充教材的不足,使教学内容更为通俗易懂。他从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总是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内行人请教。
  总之,他的教学特点就是把教学的思想性、量力性、及时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不断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

                                                                                                    ——本文编选自《李观博纪念文集》

 
 
推荐】【字体: 】【打印】【关闭
 

本站总访问量: 131861 人次 | 最高峰 889 人在线 | 当前有 115 人在线 | 信息中心 | 管理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一六一中学 | 本站支持IPv6访问 | 技术支持:智慧创星
京ICP备1304667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97号